我认为实习最大的意义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这也是我在内科实习期间的最大收获。
一、随机需应变
来到临床之后我发现很多操作和处理事情的方式与书本上不太一样,这就要求我们随机应变而不是恪守成规。比如说,在临床上为了完成繁忙的工作任务我们不得不加快速度、合理分配有限的时间,我们除了要手脚麻利,有时候还会简化一些操作步骤。在课本里所有无菌操作都是要带手套和铺无菌巾的,而我们所看到的是:加药的时候根本没有“弹-割-消”的步骤,老师们都是直接徒手掰开安瓿;抽动脉血气分析时不带手套比带手套更容易摸到动脉搏动;导尿术已经由过去的十几个棉球简化为几个妇科大棉签,同时操作步骤也简化了......这些都是为了适应临床的快节奏,当然,我们所有简化的前提是:不违背无菌要求的原则。
二、机遇靠争取
在第一个轮回里,我即使不是方方面面都完成了目标但是也得到了不少锻炼的机会。正如老师所告诫的“所有的操作都是一样,看一百遍不如亲自动手来的深刻”,确实是这样,很多时候脑子好像会了,但是手不会。所以我明白了学习还是应当多动手,并且要自信大胆主动去争取机会。入科第三天,当我跟着老师在给病人做操作时,听见隔壁床的病人等下要做胸腔穿刺术,这个时候我就问老师能不能跟过去看看,老师欣然同意了,还说以后自己有感兴趣的操作可以主动跟老师说,因为老师也不一定总有时间为你提供学习机会,有些操作是可遇不可求的;在将要出科的时候我还观摩了一个床旁胃镜,老师说她工作那么多年也就在ICU看过3个而已。所以机会都是要自己争取的,除了学习和工作,其他方面亦是如此。
三、沟通的魅力
在这几周的观察和学习当中我发现与病人的沟通真的很重要。有时候一个小细节就能改变很多事情,能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。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一位老爷爷,由于肺癌晚期需要定期化疗,我在的这两个月他都来住院三次了,于是便认识了他。看到这里所有的老师们都叫他“吴教授”,他也每次都会回以亲切的笑容,每次操作之后他都会说“谢谢”,让我感觉氛围很融洽。我感到好奇便问老师为什么叫他“教授”,老师告诉我说,原来他是我们呼吸科的老教授,退休之后患了肺癌,又回到这里治疗。我心中感慨,真是造化弄人啊!老师还说,像这种退休教师或者教授,之前德高望重现在退休了又患病心里肯定有很大落差感,如果我们像以前一样称呼他们,他们会觉得受到尊重,会减少距离感更愿意配合我们。这就是沟通的魅力所在吧,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称呼、一个微笑也很有意义,这是我们长此以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。
文图/徐雯娟
初审/郭运芳 边文彦
复审:庄添
终审:于凤兰